叠人小说网
叠人小说网 > 晚唐浮生 > 第687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687节

 

“吾儿,你有何看法?”罗弘信将目光转向儿子,鼓励他畅所欲言。

“阿爷,儿以为不用太过畏惧夏人。”罗绍威胸有成竹地说道:“晋阳李克用向我借道,言以前之事都是误会,不愿深究,今愿修好。邵贼与李克用冲突在即,他就不担心魏州倒向李克用么?儿以为,邵贼不会过分相逼,只要把利害关系都讲清楚了,说不定邵贼还会着意拉拢我镇。”

这就是魏博的看家本领了:反复横跳、墙头草。

罗绍威这么说,确有几分道理,因为以前邵树德确实拉拢过魏博,但没太过上心,后来不了了之了。

如今这个局势,邵、李必有大战,魏博的价值就起来了,解决事情可能没想象中那么难,魏博还是有底气的。

“吾儿言之有理。”罗弘信赞许道:“那么即刻进行动员,增兵博州,同时遣使至晋阳、武水,看看会发生什么。”

※※※※※※

筹集粮草的行动进行得十分顺利。

看着塞得满满当当的粮库,邵树德是既满意又不太满意。

满意是因为将士们效率太高了,短短几天时间,就“征集”到了六万余斛粮豆,足够带过来的这两万多步骑两月所需消耗。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增长,因为衙内军五千众昨日进至澶州朝城县,并在渡河北上的天兴军的帮助下,四处摊派,收集粮草,据闻已得三万余斛粟麦,收获不小。

不满意之处在于还是不够吃,因为定难军来了。

定难军成军时间很短,还是去年邵树德西巡之时“敲竹杠”敲来的,以河西蕃人为主,战斗力一般般,但马匹众多——这会该部还有约九千骑,却有马近两万匹,十分惊人。

三万多人马,一个月就要消耗约九万斛粮豆。这么一看,目前搜集到的就太少了,还得继续加把劲。

“大王,幸不辱命!”定难军军使魏博秋躬身行礼道。

“好!将士们都辛苦了,今日大酺,敞开来吃。”邵树德笑道。

“末将这就遣人去传令。”魏博秋欣喜道。

邵树德笑而不语,随后又问道:“可知我为何不让你等进城,反而要躲在这个荒郊野外?”

“大王自有道理,末将只管尊奉军令就是了。”魏博秋答道。

“好!”邵树德拉起魏博秋的手,道:“昔年在朔州收你入帐下,一晃也二十年了。如今看来,当年的老兄弟个个都有才具。”

当然,这不是真话。

事实上有些人渐渐跟不上队伍了。他们没有在长期的军事生涯中提高自己,渐渐落后了。

邵树德一直把当年铁林都那千把个老弟兄全部看作元从,甚至就连后来扩军时编入的河阳三城兵也看作是老兄弟。这些人当然不可能个个有才,他们有的战死了,有的伤残了,有的老退了,但家人都过得不错,富家翁是跑不掉的,这也是邵树德在军中的人品一直十分坚挺的最主要原因。

跟着大王走,真的有前途啊!即便是烂泥扶不上墙的人,也能在乡下当个富家翁,如果下一代有出色的子弟,夏王听闻后,也会召到身前亲自考校,看得过眼就收下当亲兵,以后找机会放出去当小军官。如此做法,让人信服。

亲兵都一千人,有关北豪强子弟,有蕃部酋豪子侄,有关中、河中官员子弟,也有元从老人推荐来的少年郎,几乎就是这个关西军政集团的缩影。

现在又建了个号称“第二亲兵”的银鞍直,又是一大堆边疆豪强、河陇蕃人子弟,最近又增加了不少汴州军校家庭出身的英才,代表性进一步扩大。

魏博秋算是元从老人里有点水平的,今年也四十出头了,精神头不错,也不怎么显老,斗志很旺盛。

“先委屈大伙了。”邵树德说道:“待我大事抵定,定有赏赐发下。”

“大王,何为大事?”魏博秋实在忍不住,问道。

“拿地图来。”邵树德吩咐道。

杨弘殷飞快的打开地图,动作非常麻利,让邵树德想起了当年的李延龄,只不过杨弘殷出身麟州杨氏,箭槊双绝,比老李能打多了。

“从聊城东北行,至高唐县境,再往东过河,可至齐州。”邵树德划拉着一条路线,说道。

魏博秋恍然大悟,对接下来的任务多多少少有点概念了。

“从高唐再往东北行,可至横海军治下的德州。”邵树德又划拉了一条路线,道:“德州往南,亦可至齐州。往东,则可至棣州。”

棣州历史上的归属比较复杂。

横海军节度使曾辖沧、景、德、棣四州,大概相当于后世河北沧州、衡水以及山东德州、滨州一带——当然,这个藩镇现在的军号是“义昌”,但“横海”太深入人心了,很多人还是习惯老称呼,就像称呼徐镇为“武宁军”一样,实际上圣人已经重新赐军号“感化”。

文宗年间,横海军节度留后李同捷欲承袭父职,朝廷不许,令魏、徐、郓、定等镇兵马围攻沧景,败李同捷及成德援军,战后棣州归属淄青镇,李同捷被杀,妻子被收入宫中。

棣州刺史邵播,乃王敬武旧人——王敬武即王师范之父。

邵播这会已率军南下齐州,参与围攻平阴的战事。

“大王,德州乃大郡,兵马众多……”魏博秋提醒道。

“嗯,是有点冒险,故不取这条路线。”邵树德说道:“这两天会有一批马被送过来,届时全军携十日粮豆,兵发齐州。”

打仗,就是要打个出其不意,如此方能获得难以想象的战果。反正骑兵来去如风,便是不成,也可以退走,这个险还是值得冒的。

迂回

乾宁五年二月初九,平阴县外杀声震天,攻势如潮。

王师克手下的兵马空前强大:淄青衙军、外镇军、支州兵一万五千余人,其中步军一万二千、骑军三千。

另有蕃兵拓跋仁福部骑军三千——其实也不全是蕃兵了,这些年有大量淄青本地人被招募入军,人员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

淄青镇的动员起来的土团乡夫也有万余人。

齐州方面,刺史朱琼有众八千,另有土团乡夫万余,总兵力两万。

双方加起来五万大军,骑兵大概八千上下,是一股相当庞大的力量了。

当然,那是战前的数字。

数次野战及城寨攻防战后,齐人损失了好几千人,已经只有四万三千余人了。

朱瑄这厮在郓州混不下去了,最近也灰溜溜跑了回来。

这个世界,终究是看实力的。没有实力,说话都没底气,也会被别人看轻,受他人摆布。

这不,朱瑄刚刚冲杀回来,血染征袍,脸色难看。

从青州带回来的老本钱又折损了一批,仔细算下来,损失已经过半。再看看在远处列阵的两千多士卒,郓人、齐人都有,但——唉,新征来的军士,真不能和老兄弟比。

“大帅!”朱裕、朱罕走了过来见礼。

朱瑄将战马交给亲兵。马鞍下挂了一溜人头,都是朱瑄方才斩杀的蒲兵。

蒲人、许人守平阴,被打得基本不敢冒头了,只偶尔出城冲杀一阵,但也很快被杀败。

根据得到的消息,城内蒲人士气低落,有人四处串联,欲斩河中马步都虞候封藏之,然后返回蒲州。

鼓噪杀将,朱瑄并不感到意外。

远征在外的藩镇兵马,多多少少都会遇到这个问题,这事在国朝也不鲜见。士兵们脑子一热就动手了,哪怕动完手后就后悔,但也来不及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